环境科学与工程系
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成立于1996年 ,其前身为1952年建校之初设立的选矿教研室 。现设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,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,拥有国家环境与能源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、“工业典型污染物资源化处理”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、“城市和生活污染物处理与资源化”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、“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” 、“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”等科研和教育平台 。2011年被批准为“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”;2014年通过“211工程”及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 ,2016年第二次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。第四轮学科评估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为B+ ,近三年环境学科保持在ESI全球机构学科排名前1% ,2021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前300 。已初步形成具有重要国际学术影响力 、国内一流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体系 ,为国家环境发展战略发挥重要作用 。
师资力量雄厚 ,聘有国内院士1名 、海外院士1名 ,形成了以国家级人才与知名教授为核心 、中青年教师为中坚力量的人才队伍 。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拥有教授15人 ,副教授20人 ,讲师(含师资博士后)12人 ,实验室工程师4人 。
近5年 ,主持或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,国家重大专项课题 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优青 、联合 、面上 、青年项目 ,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 、等多项科研项目 ,年人均科研经费100万以上;发表SCI及卓越期刊收录论文500余篇 ,包括多篇高被引和热点论文 。科研获奖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、省部级奖10余项 ,授权专利80余项 。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,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(高等教育)一等奖1项 ,校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 ,出版教材和著作16部 ,《环境工程微生物学》 、《固体废物资源化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 。
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每年招生环境工程3个班 ,环境科学1个班 ,学生600余人 ,其中本科生420人左右 ,研究生共有180人左右(包括博士和硕士) 。同时 ,形成了国际学生全英文授课的本硕博完整培养体系 ,在校国际留学生50人以上 。
学科方向包括 :工业烟气深度净化与资源化 、废水分质处理与循环利用 、固体废物资源化与能源化 、工业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 、工业环保装备与工程应用;环境基准与标准及污染控制团队 、环境暴露与健康风险评价 、生态环境管理与信息化 、流域水污染防治与生态恢复 、环境功能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。
面对新的使命 ,新的机遇 ,期待更多海内外青年才俊的加入 ,更好地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 。
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要负责人及分工
系 主 任 :李子富(全面负责系务工作)
系副主任 :陈辉伦(分管学科建设 、科研 、研究生培养)
系副主任 :张玲玲(分管国际交流与合作 、留学生培养)
系副主任 :袁蓉芳(分管本科教学 、专业建设 、本科生培养)